小区换物业,本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然而,最近杭州远洋公馆小区却因为换物业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原来,该小区业委会在对新物业进行招标时,临时增加了“中标物业服务企业带资金入场不低于200万”这一要求,并提出“50%经费要打到监管账户,另50%则以整改工程形式出资”。
乍一看,这有利于业主,200万元可以用来改善小区的设施设备。但远洋公馆一位业主告诉记者:“现在超过三分之一业主反对这一要求,坚决不参与将在6月5日举行的投票。”
该业主表示,带资200万元进场的要求“吓”跑了绿城、滨江等第一梯队的物业公司,因此不少业主提出质疑,这是不是违背了聘请物业是提升小区服务品质的初衷。
记者从行业相关专家处了解到,近两年,杭州小区“带资入场”已较为常见,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选聘物业程序出问题
临时增设“带资200万元”
拱墅区住建局物业科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理论上,选哪一家物业公司、如何选物业公司都是小区内自治范围内,只要对小区建设有利且程序合规,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都是允许的,政府部门不会参与干涉。
但这次远洋公馆更换物业却惊动了街道、住建等多个部门。甚至4月以来,小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三方协同治理工作办公室已开了5次协调会,至今尚无结果。
CFP供图
拱墅区住建部门物业科工作人员称:“远洋公馆业委会这次选聘物业程序上存在问题。除了‘带资200万元进场’这一个重大争议事项外,后面的《选聘方案》还存在不少变动。”
他还告诉记者:“下一步将继续联合街道一起和远洋公馆业委会和业主们继续进行调解协商。”
为上市拼规模
物业“带资入场”风气渐盛
据钱报记者了解,目前在杭州,物业“带资入场”的风气渐渐有扩大的趋势,特别是一些准备扩大规模推进上市的物业公司,对使用这样的方式乐此不彼。
社区第三方服务机构负责人娄云林告诉记者,带资入场一般会在招标文件中写明,这些钱多用于小区设施设备维修或是改造。
此次争议的主角远洋公馆,临时增加带资要求,业委会的解释就是:“为了维护业主权益,因此提出升级修缮资金等要求。”
一位业内人士坦言:“有些业委会注重的是短期利益,要求物业进场就先打款200-300万元。对于大多数业主而言,先打钱看起来对小区更有保障,自然就助长了这种风气和想法。”
要知道,物业企业的利润并不高,为什么有物业愿意接受带资入场?
该业内人士称:“这几年物业公司掀起上市潮,想上市就要做大规模,需要对外拓展。通过‘带资入场’的方式,是最容易扩大规模的。”
“羊毛出在羊身上”
物业砸的钱怎么收回来
业主聘请物业企业最大的诉求在于服务,让生活在其中的业主们有安全感、舒适感,同时实现小区房价的保值甚至增值。物业砸钱开路,会不会反而降低最后的服务品质?
杭州市物业协会副会长朱立东认为,“带资进场”的钱越多,其实并不能保证服务质量越好。“最终要看这种方式是否适应长期可持续发展,后期是否能将这笔‘带资’收回来。”
娄云林提醒,物业公司毕竟不是慈善公司,目的必定是盈利。“羊毛出在羊身上。企业这么大金额的先期投入,一定会想办法尽快收回成本,这是毋庸置疑的。”
CFP供图
另一位行业相关专家也告诉记者,前几天他经历了相似的事件,“这个小区规模不大,一年的物业费加起来也就毛300万,一般物业合同一签签三年,也就是三年物业费总共近1000万,还要交企业所得税,但这家物业愿意带资100万左右。我当场就问他们,你们是来做慈善的吗?没钱赚还能做好服务吗?”
物业如何把砸的钱赚回来?该专家表示,最终无非是降低服务水平,减少投入。
该专家表示,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羊毛出在牛身上”,即通过上市,前期砸出去的钱,让投资者来承担,俗称“割韭菜”。“不过目前物业公司基本在港股上市,那边的韭菜不大好割,投资者主要看利润,要是带资进场把利润都提前透支了,即便上市了也未必圈得到钱,更别提长远发展。”
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律师推荐Lawyer Referral
- 刘珈呈 合伙人· 律师
- 刘珈呈,毕业于大庆师范学校,曾在黑龙江中院、高院实习,现职务为合伙人、专职律师。 ..

- 安静 律师
- 安静,硕士研究生学历,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长期从..
